央广网南阳12月27日音信(记者 夏莎)12月26日,走进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王场村,村民们正忙着打糊、漏粉、捞粉、冷却、晾晒,旺盛出多。
王场村,一个以红薯粉条加工知名的幼村庄。近年来,该村通过创造红薯粉条加工专业合营社,接续刷新临盆工艺,使得红薯粉条成为村民们的致富“秘籍”。
该村加工大户杨凯骄傲地说:“咱们的粉条都是纯红薯加工,采用古板工艺,无任何增加剂。色泽净白、口感筋道的粉条深受顾客喜欢。比来一段岁月,每天能做2000斤阁下,本年,我一经卖了几万斤,昨天还向北京的客人发了十几箱。”
每年的11月到来年2月是粉条出售的旺季。据理解,王场村红薯粉条加工专业合营社的创造,吸引了80余户村民插足,每年加工红薯1000余万斤,年产值跨越1000万元。粉条临盆旺季恰逢农闲,这一家产处分了200余人的务工就业题目。
王场村红薯粉条加工家产的繁荣开展,不但涌现了古板工艺的魅力,也表示了内乡县马山口镇乡间兴盛政策的成就。据悉,王场村将接续表现家产上风,携带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道。
12月26日,正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王场村,村民们正忙着打糊、漏粉、捞粉、冷却、晾晒,场所旺盛出多。